— 医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媒体附三 —
“赓续红色基因、讲好医院故事、共话美好未来”主题 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播
2022-01-27 6863

南华大学附三医院“赓续红色基因、讲好医院故事、共话美好未来”主题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播:

一等奖作品


医术至精,医德至诚

 ——医护人员的“德艺双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不懈奋斗。秉承这一崇高理念,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儿科主任蒋恒亮立足于工作岗位,以踏实的工作态度,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度自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010年,他离开家乡,带着母亲、妻子、女儿一家四口,怀着一颗初心入职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回忆当时的情况,他记忆深刻,“2个儿科医生,与妇产科共处一楼”,目之所及,就是全部,这些在现在看来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在当时而言,却是他救治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环境艰苦并不难克服,最大的困难是患儿家长对他的不信任,“我崽都咳成这样啦,医生都不肯给我崽开止咳药,到时不会把肺都咳坏吧”,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他从不生气,而是认真听取家属的意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耐心讲解,指导家长正确用药、拍背促痰及喂养等家庭护理。还开通24小时儿科急诊热线,确保小孩生病时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家长也不会因知识缺乏而惶恐,渐渐地患儿家长也从不理解变成支持,众多患儿及家长也都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

2012年,在医院和领导班子的支持下,蒋恒亮主任和团队一起创建了儿科住院部,此后,他一心扑在科室发展建设中,场地装修、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管理细则,每一项工作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从艰苦条件中走来的蒋主任,深知一路走来,儿科发展的不容易,也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儿科学科带头人,他会倾听医生们的想法,有困难会帮着一起解决,遇到好的点子、想法会及时落地实施,以鼓励年轻医生的工作激情。蒋主任带领团队对儿童在呼吸、消化、循环、感染、神经、新生儿等疾病形成一套规范的诊疗方案,尤其在危重急症及中毒等方面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蒋主任的带领下,儿科团队辛勤耕耘,获得湖南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秀科室。

医术至精,医德至诚,是医护人员的“德艺双馨”,也是蒋主任的执业理念。从事儿科工作23年,蒋恒亮主任一直是儿童健康的“守门人”,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召唤,他都第一时间飞奔到科室。谈及每一个患儿,蒋主任总是历历在目。“主任,科室来了一位2岁的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呕血不止”今年大年三十,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桌前的团圆,接到电话,蒋主任立即赶往现场,立即开展止血、补液、抑酸等治疗措施,但是当天夜里患儿的病情不断恶化,心率居高不下,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血压不能保持稳定,为了夺回患儿的生命,蒋主任组织儿科医护力量全力实施抢救,协调急救物品供给,联系血液科做好输血供应工作,守护患儿身边,小孩有一点动静,都能随时做出反应,医护团队集结,争分夺秒,经过几小时的抢救,呕血止住了,血压也慢慢平稳了,此时时钟已悄悄指向凌晨三点。等到患儿的病情稳定后,蒋主任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家中。始终心系患儿的他,天还没亮就回到科室,手里端着一大锅鸡汤,给病房里的患儿和家长送去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蒋主任说道,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但住院病人却不能回家,难免心情有点失落,年味里不止是热闹,还有关心和亲情,我们一个很小的举动,都能给患者带来温暖,带来新年的希望,尽全力救治好每一位病人是职责所在,安抚好家长的情绪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大年三十,我儿子突然吐血,我和我老婆急得不得了,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年夜饭都没吃,东西也没带,家里老人思想很封建,认为过年在医院不吉利,全家人都很郁闷。来到医院,看到你们用心救治我儿,一直守在身边,还不停地安慰我们,心里总算松了口气,仿佛来到了家的避风港,早上蒋医生给我们端来鸡汤,让我们全家在新年的第一天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年饭,心里特别温暖”这段来自患儿家长的真实留言,就是对科室工作的最好肯定。

这些工作和付出在蒋主任眼里看起来是那么职责所在、不足挂齿,对他人来说确有千斤重,蒋主任对患儿的好在医院可是出了名,经常被患儿和家长亲切的称呼“蒋伯伯”,每次坐诊时,他总会起身相迎;谈病情时,总是细致入微;查房时,总是亲力亲为检查每一位患儿的情况,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由于蒋主任真诚、亲切的为人,患者家属们很多成为了他的朋友,其中旷老爷一家特别让我印象深刻,8年前旷老爷家的孙女孙子同时感染肺炎,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听闻附三蒋医生看小孩很厉害,便前来求助。在询问病情的过程中得知旷老爷一家特别不容易,孩子妈妈因家中贫困,在儿子一出生便离开,为了养家糊口孩子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从此留下两老人照顾小孩,看到孙女孙子生病这么久都没好,心里特别着急。为了让旷老爷一家安心治疗,蒋主任每天都会主动跟旷老爷一家聊天,在生活上、心理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在蒋主任及儿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终于康复出院,考虑其回家路途遥远,山村偏僻,蒋主任便主动开车送旷老爷一家回家。正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又无微不至的治疗和关怀,从此“附三医生开车送病人回家”的故事在旷老爷家村庄满地开花,现在只要身边有朋友生病,旷老爷就会打电话向蒋主任求助,蒋主任每次都会亲力亲为给予帮助,平常旷老爷来南岳就一定会到医院看望蒋主任,带些自家种的蔬菜。

作为儿科带头人,蒋主任始终秉承“患儿最大受益为首要原则”,不管孩子们的病情多复杂、多危重,医疗团队都从患儿及其家庭角度出发,为孩子们争取最佳治疗及护理。在不断的努力中,医疗团队收获了孩子们的康复,收获了各位家长的信任,收获了医生的职业荣光——这些,不正是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最珍贵的收获吗?

(作者:儿科 王姿)


二等奖作品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记南华附三护理部主任胡良红

 巍巍衡山脚下,有这样一方红色的热土,70年来,这片热土养育着几代附三人,见证着附三医院的成长与崛起。在这片热土上,代代附三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传承着博爱、奉献的医者精神,淬炼出无比珍贵的精神血脉。现任护理部主任胡良红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心中有情怀,护理有温度,治理有威严”,是胡主任30几年来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的病房条件简陋,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监护仪器,病情观察全靠一份强烈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敏锐的观察力。当时的结核科病房住着大量的结核病患者,每天上班面对随时有可能会发生咯血窒息的患者,胡良红时刻保持着一颗警惕之心,不放过任何细节,总是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抢救措施,成功地把一个个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子夜的病房很是安静,患者都睡着了,但是值夜班的胡良红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着病房的动静。每小时一次的巡视病房,总是小心翼翼的推开病房的门,站在患者的床旁,仔细聆听患者的呼吸声。直到确定患者呼吸平稳,没有异常,才会走向下一位患者的床旁。经常有患者在第二天早晨胡主任给他们做治疗时,亲切地对她说:“小胡,我知道你昨天晚上来看了我几次,我知道你没听到我的呼吸声不得走,我还特意加重了呼吸呢!”。

有一次,巡视完所有的病房,回到护士站没几分钟的胡良红听到病房传来几声轻微的咳嗽声。她没有放过这几声平常的声音,日常积累的工作经验让她直觉这位患者可能发生咯血了,于是立即跑向病房,给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吸除口鼻腔及咽部积血,吸氧,同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最终患者转危为安。顾不得自己已满头大汗,工作服上也沾染了鲜红的血渍,胡良红轻声安抚患者,做好进一步的治疗,才更换工作服开始下一轮的病房巡视。

这种严谨认真的巡视模式至今仍成为晚夜班巡视的教科书式模板,在各科的护理质量与安全例会上、在新入职护士的带教中被借鉴与学习。正是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患极端热忱的工作态度,让胡良红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肯定和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很快走上了护士长的工作岗位。

都说当护士长要十项全能,仅仅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创新能力更是考验和挑战。成为手术室护士长的胡良红对护士长这一角色进行了成功的诠释。手术患者病情错综复杂,手术术式、器械更新快,手术室护理工作专科性强、工作量大、风险程度高,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胡良红深知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素质状态,直接影响外科手术业务、科研、教学的开展。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理论水平的同时,充分调动护理团队的积极性,适应外科和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需求,把我院手术室从最初的2个简易手术间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大手术室,并拥有一支专业的、高效的专科手术护理团队,获得了临床外科系统医护人员的一致肯定。

2005年通过公开竞聘,胡良红走上了护理部主任的工作岗位。作为医院护理队伍的带头人,胡主任以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创新的治理理念、科学的治理水平,带领我院护理队伍取得了一个个优异的成绩。

2019年,医院开展二甲评审工作,面对老旧的门诊就医环境,院里决定进行全院7S管理工作。医院把这个重担交给了胡主任。作为二甲评审的重点部门,护理部本身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胡主任二话不说,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全身心的投入到7S的改造之中。工作服不整洁、工作态度随意、浪费现象与安全隐患随处可见等问题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胡主任从根源着手,首先提高全员的7S管理意识,把大家认为7S就是搞搞卫生的肤浅认识提高到新的层面,意识到7S管理是通过日常细节的处理来预防大问题发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配合。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标准和评分细则,对各科室的7S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病理科等部门,因建筑结构老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更是给整个7S的推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何让工作环境符合医疗服务功能和服务流程需求并满足院感管理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就医流程和就医体验,成为7S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在整个过程中,胡主任不分日夜地到各科室进行实地查看,并查找资料。根据各科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分区布局,并亲自购置各种标识等工具,对物品设备进行定置管理,成功地打造出一个整洁、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40多天里,胡主任没有一天在晚上12点前回过家。在她的带领下,护理团队更是自发的组织配合完成了住院部的7S打造,最终让整个院区工作环境、员工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成功助力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

“要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胡主任是这样要求护士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2019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胡主任充分利用碎片的业余时间,顺利的通过了护理正高的考试,成为我院第一位获得正高职称的护理人。她也经常鼓励我们,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多多学习,不断尝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突破。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潇湘康复护理高峰论坛暨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护理查房和护理技能竞赛中,我院分别派了两支队伍参赛。从未参加过这类比赛的零经验基础让参赛队伍很是迷茫,中途甚至产生了退赛的念头,胡主任不断给我们加油打气,并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我院的护理团队分别获得了团体特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一代护理部主任影响几代护理团队,一名护理部主任影响全院护士素质。胡主任用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体护士的尊重与爱戴,也将“爱与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带领着我院的护理队伍走得更高更远……!

  (作者:普外科 旷忠韶)


二等奖作品


一袭白衣初心不改,一颗红心使命担当

 

 

信念,信心,信仰,有信则立;

传统,传诵,传承,薪火相传;

铭记历程,写就初心不变,70年征途,传承使命担当。

-------题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热烈氛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迎来了70年光辉的时刻。斗转星移,日月如梭;春华秋实,岁月如歌;70年筚路蓝缕,70年薪火相传,70年风霜雪雨,70年花开花落, 一代代附三人在这里挥洒他们的青春,种下他们的梦想,写下这70年的征途。

回望来时的路,我们信念如磐,初心不改。站在岁月的起点上,70年前,我们永志不忘,南方的县城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破茧而生,给人民带去生的希望,健康的曙光,这一年是公元1951年,这一年已载入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永远的史册。曾记得几间小屋、几张旧床、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如此简单简陋,曾记得一医一护一药,打针吃药是唯一的治疗。从湖南省干部疗养院到湖南省结核病防治医院,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是一步步走向辉煌。曾记得有一位这样的医者,他总是提前到病房查房,待病人如亲人般,嘘寒问暖,几十年如一日,而他就是陈泰祥医者。从一位医者到科室主任,再到院长,他的身份在变,不变的却是他医者的初心,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总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一切为了患者,身体力行践行着一位医者的初心,以最传统的方式在我们心里埋下了医者仁心的信念,让我们为每一位患者带去了一缕温暖,萦绕他们的心里。

看清脚下的路,我们信心满满,砥砺前行。在这100年的光辉历史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飞夺泸定桥。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昼夜奔袭,迎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学习先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继承党的光辉传统,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庚子鼠年,新冠疫情席卷大地,那一封封“请战书”,写下铿锵有力的名字;那“舍小家,为大家”的肖宏莉科长,含泪放下的电话;那“守护者”的周辉科长,沉甸而珍贵的防护服;那“逆战而行”的郑时武主任,英勇无畏的坚守;那一群可歌可敬的援株“战士”…… 国家有难,白衣之甲,悬壶济世,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力量,让我们永远铭记、传诵,也让我们全体附三人,更加坚定医者之路的信心,任重道远而砥砺前行。

眺望前行的路,我们信仰如炬,使命担当。我们很荣幸,因为我们站在创业者的肩膀上,如今我们更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位善管理,得民心的好书记---左建宏同志。党员、医者、书记,他的人生三部曲,一曲比一曲高亢、激昂。他带领院领导和学科负责人赴省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记得左书记常常提起的这样一句话:庄稼年年种,总有丰收时。而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医院逐渐发展,人民拥有了更健康的生活。在辛苦的环境中,在峥嵘的岁月,我们始终把救死扶伤当作神圣的职责,重大交通事故我们临危受命,抢险救灾,我们赴汤蹈火。无影灯下,刀走线游,探查缝合,手到病除,重症病房,严密监护,不分昼夜,为生命护航。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是多少附三人的努力与坚持。眺望前进的路,我们始终传承“惜缘、倡和、悟道、精术”的院训,传承作为一名医者的信仰,传承使命的担当。

百年沧桑,恰是风华正茂,回望来时路,荆棘满布,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探索史。70年春华秋实,我们秉承一种医者仁心的信念;70岁月峥嵘,见证着我们奋斗的历程;70年沧桑剧变,砥砺着我们执着的信仰;70年岁月悠长,我们感悟一种文化传承,壮志70年,我们铭记于心。奋进70年,我们心怀感恩,是一位位医者不图名,不图利的仁心情怀,习近平新时代特色思想,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是我们的行动指南。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们将赓续医者初心,敬畏生命,护佑使命,捍卫生命,担当一名医者使命,奋勇向前。

     (作者:神内外科 李娜) 

 

征文点评


     点评人: 汤江峰

   (本次征文7号评委)


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红色基因凝聚了力量,穿越了时空,典藏了历史,引领未来。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的《赓续红色基因·讲好医院故事·共话美好未来》征文活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重在实干,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书写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

《医术至精,医德至诚》讲述了“德艺双馨”儿科主任蒋恒亮秉承“患儿最大受益为首要原则”,不管孩子们的病情多复杂、多危重,他带领的团队从患儿及其家庭角度出发,为孩子们争取最佳治疗及护理。细节感人,故事性强。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致敬护理部主任胡良红,“心中有情怀,护理有温度,治理有威严”是她30多年来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文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一袭白衣初心不改,一颗红心使命担当》讲述南华附三院一代又一代白衣天使们70年筚路蓝缕,70年薪火相传,70年风雨兼程,70年医者仁心;他们在这里挥洒青春,种下梦想;他们在这里悬壶济世,无私奉献,为每一位患者捧出爱心与温暖。

没有人生来勇敢,正因为被需要,他们选择了逆向而行:《使命在肩·疫往直前》题材重大,把握精准,呈现了“三七战队”舍生忘死的战斗堡垒作用。《尽其力,担其责,一切为患者》这位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南华大学附三医院里的“为什么”》非亲非故,为什么群众把她当亲人?我们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医患情深中听到了温情的回答。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南华附三组织开展的本次征文活动,主题鲜明,政治站位高,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作品很接地气,贴近医疗工作,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可圈可点,是献给建党100周年的厚礼。

 (点评专家汤江峰:大众卫生报副总编辑、湖南十佳优秀新闻工作者编辑,主任记者,作家)

                                                                   


医院首页 医院介绍 医院荣誉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专家介绍 联系我们 管理菜单
湘ICP备16006655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1202000032号
 CopyRight © 2016-2023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汇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